登录|注册
当前位置: 林草动态 >> 图片新闻

推动绿色发展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

发布时间:2021-03-03 来源:林业局

  202133日是第八个“世界野生动植物日”。我国的宣传主题为“推动绿色发展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。 

  锡林郭勒盟多样的地貌类型和特殊的生态环境,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,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。全盟建有涉及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的自然保护地共19个,其中:自然保护区13个(其中:国家级2个、自治区级6个),国家级湿地公园4个,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,总面积196.5万公顷,占全盟总面积的9.70% 

  根据全区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调查数据,锡林郭勒盟分布有陆生野生动物280余种。按照最新发布的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,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种,即:蒙原羚(黄羊)、蒙古野驴、金雕、草原雕、玉带海雕、乌雕、丹顶鹤、白枕鹤、黑琴鸡、遗鸥、黑嘴鸥、黑鹳、大鸨、波斑鸨、青头潜鸭、胡兀鹫、秃鹫、猎隼、黄胸鹀、丛林猫;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0余种,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、科学、社会价值的野生动物220余种。 

  现已初步查明锡林郭勒盟范围内有天然植物914271200余种,其中,木本植物150余种。区域内主要分布有4个植被类型,即草甸草原植被、典型草原植被、沙地植被、荒漠草原植被类型,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有羊草、冰草、针茅、黄耆、早熟禾、寸草苔、芦苇、芨芨草等。锡林郭勒盟境内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主要有:木贼麻黄、草麻黄、华北驼绒藜、甘草、沙拐枣、东北茶藨子。 

 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: 

  

  白枕鹤(新增一级) 

   

  乌雕(新增一级) 

 

  秃鹫(新增一级) 

   

  青头潜鸭(新增一级) 

   

  猎隼(新增一级) 

   

  黄胸鹀(新增一级) 

   

  黑嘴鸥(新增一级) 

   

  黑琴鸡(新增一级) 

   

  草原雕(新增一级) 

   

  金雕 国家一级 

   

  蒙古野驴 国家一级 

   

  狼(新增二级) 

   

  鸿雁(新增二级) 

   

  沙狐(新增二级) 

   

  蒙古百灵(新增二级) 

   

  红隼 国家二级 

   

  蓑羽鹤 国家二级 

   

  兔狲 国家二级 

   

  疣鼻天鹅 国家二级 

 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: 

  中文名:木贼麻黄 

  别称:拉丁学名:Ephedra equisetina Bunge 

  科属:麻黄科麻黄属 

  产地分布:我国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四川 

  木贼麻黄,直立或斜生小灌木,高达1m。木质茎明显,小枝细,灰绿色或蓝绿色。花序腋生,成熟时苞片变为红色,肉质,种子圆形,不露出。花期4-5月;种子7-8月成熟。喜光,性强健,耐寒,畏热;喜生于干旱的山地及沟崖边;忌湿,深根性,根蘖性强。可作岩石园、干旱地绿化用。药用,观赏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,其毒性为全草有小毒。 

  

  草麻黄,学名:Ephedra sinica Stapf,为麻黄科草本状灌木植物,高20-40厘米。别名麻黄草、华麻黄。 

  草本状灌木,高20-40厘米;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,小枝直伸或微曲,表面细纵槽纹常不明显,节间长2.5-5.5厘米,多为3-4厘米,径约2毫米。叶2裂,鞘占全长1/3-2/3,裂片锐三角形,先端急尖。 

  产于辽宁、吉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西北部及陕西等省区。适应性强。草麻黄为吉林省3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,中国明令禁止采集野生资源。草麻黄为重要的药用植物,生物碱含量丰富,为中国提制麻黄碱的主要植物。 

  

  华北驼绒藜(学名:Ceratoides arborescens (Losinsk.) Tsien et C. G. Ma)藜科驼绒藜属植物,株高1-2米,分枝多集中于上部。叶较大,柄短;叶片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,向上渐狭,通常具明显的羽状叶脉。雄花序细长而柔软。雌花管倒卵形,花管裂片粗短;果时管外中上部具四束长毛,下部具短毛。果实狭倒卵形,被毛。花果期7-9月。 

  为中国特产植物。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(南部)和四川(松潘)。生长于固定沙丘、沙地、荒地或山坡上。 

  华北驼绒藜是良好的薪柴;花可入药,治疗气管炎、肺结核;枝叶繁茂,营养丰富,是优良的饲用植物;可作山区有机肥来源之一。 是干旱地区水土保持、防风固沙的重要草本、蕨类植物。 

  

  东北茶藨子(学名:Ribes mandshuricum)为虎耳草科、茶藨子属植物一种。落叶灌木,高1-3米;小枝灰色或褐灰色,皮纵向或长条状剥落,嫩枝褐色,具短柔毛或近无毛,无刺;芽卵圆形或长圆形,长4-7毫米,宽1.5-3毫米,先端稍钝或急尖,具数枚棕褐色鳞片,外面微被短柔毛。 

  甘草(学名: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)别名:国老、甜草、乌拉尔甘草、甜根子。豆科、甘草属多年生草本,根与根状茎粗壮,是一种补益中草药。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,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,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,长25100厘米,直径0.63.5厘米。外皮松紧不一,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。根茎呈圆柱形,表面有芽痕,断面中部有髓。气微,味甜而特殊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、祛痰止咳、脘腹等。喜阴暗潮湿,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。甘草多生长在干旱、半干旱的荒漠草原、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。根和根状茎供药用。 

  

  沙拐枣,别名:头发草 

  老枝灰白色,开展。1年生枝草质,绿色,有关节,叶条形,托叶鞘膜质,极小,花两性,淡红色,通常23朵簇生叶腋。瘦果宽椭园形,花期56月,极耐高温干旱和严寒。萌芽性强,被流沙埋压后,仍能由茎部发生不定根、不定芽。多生于沙地、戈壁滩、干河床以及山前沙砾地。分布于我国甘肃、新疆、内蒙等省区。 

  沙拐枣为防风国沙植物,花、果及老枝均有定观堂价值适宣点缀公园,也可盒栽;全株可入药。繁育时用种子或压条繁殖。 

  

  万类共生,有灵且美。保护野生动植物,就是关爱人类自己。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,从自身做起,从现在做起,共同联手,为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而共同努力! 

网站支持IPv6

版权所有:锡林郭勒盟林业和草原局   主办部门:锡林郭勒盟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

电话:0479-8114239  传真:0479-8222309

蒙公网安备 15250202000315号

蒙ICP备19004343号-1 政府网站标识码:15250000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