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2023年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工作总结
分享到:
发布时间:2023-06-12 来源:林业和草原局
2023年5月19日,全盟各地为期45天的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全部结束,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。 2022年9月,行署办印发了《锡林郭勒盟行署办公室关于印发<锡林郭勒盟2023-2025年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工作实施方案>的通知》(锡署办发〔2022〕147号),要求旗委、政府统一部署,各旗县(市)制定《休牧方案》,明确了时间、范围、职责等。于3月中旬陆续开始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工作,涉及11个旗市(区)、65个苏木镇(场)、578个嘎查村(分场)、2.2亿亩草原。补贴标准1.125元/亩,全盟共需休牧补贴资金25051万元,统筹中央补奖资金承担19725.54万元,缺口资金5289.6万元,按盟、旗两级4,6比例,盟本级承担2115.85万元,旗县市(区)承担3173.75万元。 一、主要措施 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全盟共成立多个督查巡查组开展春季休牧宣传引导、巡查督导工作。各地与牧户签订休牧工作责任状(书)。苏木嘎查配备草原专职管护员,实行网格化管理,分工明确,责任到人。西乌珠穆沁旗、太仆寺旗、乌拉盖管理区将休牧工作纳入年度实绩考核内容,实行目标化管理,作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。 (二)强化宣传引导。为积极动员农牧民响应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工作,营造良好舆论氛围。各地充分利用广播、电视、网络等多种媒介大力宣传休牧重要意义及有关政策法规,采取入户宣传、发放明白卡、悬挂横幅、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,深入牧区进行面对面讲解休牧工作新要求,广泛宣传实行休牧的重要意义,做到家喻户晓、人人皆知。阿巴嘎旗制作了《阿巴嘎旗2023年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工作宣传(汉蒙语)》视频并从3月下旬起在旗出租车LED屏上播放“实行舍饲禁牧 巩固绿化成果 恢复草原植被 改善生态环境 ”进行多方面、多角度、多领域的宣传。东乌旗充分发挥新闻媒体、“我帮你”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直播、草原专职管护员、嘎查“两委”班子、“党员中心户”、驻嘎查干部等各类媒体媒介的宣传引导作用,采取新闻宣传、进村入户、签订协议、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,以汉蒙双语方式精准解读休牧政策。锡林浩特市、苏尼特左旗、苏尼特右旗、东西乌珠穆沁旗、镶黄旗、正蓝旗、正镶白旗、太仆寺旗、乌拉盖管理区自3月15起陆续召开了春季休牧新闻发布会。同时,各地均开展大排查、大走访、大调研、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工作,共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(明白卡)81700余份。 (三)加强基础保障。各旗县市(区)积极筹措,多管齐下,通过政府储备、牧民储备及协调调运等措施,做好饲草料储备工作。据统计,全盟储备饲草176万吨。采取政府补差价、发放补贴和低于市场价出售饲草等多种措施降低饲草价格,确保休牧期间饲草料供应。阿巴嘎旗、西乌珠穆沁旗以每吨700元的低价,向牧户出售旗饲草料储备基地储备陈草近3000吨。苏尼特左旗积极筹措资金,提前发放休牧补贴1454.35万元。苏尼特右旗从周报旗县调用应急青干草合计1225吨,及时解决了全旗饲草短缺的困难。全盟共储备防疫药品7803.82万余支、免疫大小畜1564.48万头只。 (四)强化执法监管。各旗县市(区)整合自然资源局综合执法大队、苏木镇综合执法局等相关部门执法力量,加大人员和车辆配备,建立巡查制度,成立执法巡查组,划分责任区,明确监管职责,积极开展联合巡查执法。采取自查、抽查等多种措施,实行节假日不休息、不间断、全覆盖巡查管护。建立举报制度,公布休牧举报电话,接受社会监督,形成执法管护、社会监督、群众监督、舆论监督合力,保证了休牧工作顺利开展。 休牧期间,盟林草局先后派出三批工作组,深入各地检查各地休牧准备情况。4月底,自治区林草局派出工作组,深入我盟部分旗县,对休牧情况进行了暗访。从反馈结果看,各地休牧工作抓得比较实,效果理想。休牧期间,共出动执法工作人员9626人/次、车辆3207台/次,巡查检查6092次。期间发现、查处违规行为数量为3398次,其中:口头警告2486次,责令整改636次,行政处罚226次,处罚金额54.73万元。锡林浩特市林草局、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大队、苏木镇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11个休牧巡查工作组,58名执法人员和草原管护员全部下沉一线,开展以“教育为主、惩罚为辅”为原则的禁、休牧监管工作。阿巴嘎旗由处级领导带头巡查督导春季禁牧休牧工作,对旗、苏木镇两级执法机构在原有执法人员的基础上调配执法巡查人员14名、协调车辆7台。镶黄旗各苏木镇、旗相关部门成立了3个休牧监督组,各苏木镇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与管护员组成2个巡查小组,并动员各苏木镇干部职工、嘎查“两委”和嘎查帮扶单位,对禁、休牧区采取不间断巡逻。执法主要以宣传教育为主,行政处罚为辅的形式开展。太仆寺旗抽调6名业务骨干组成两个休禁牧巡查组,旗、苏木乡镇两级共成立了14个执法巡查组,对偷放牧现象严重的地区,启动追责问责机制,并按照相关程序对护林员予以解聘。 二、工作成效 从4月6日开始,盟草原站及各旗县市(区)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监测休牧区牧草生长状况,对不同类型天然草地牧草返青情况进行了监测。根据监测技术规范要求,目前数据正在整理,需一周以后出具评价结果。 三、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建议 一是截至目前,受多伦草畜平衡区面积无法确定影响,全盟补奖资金分配意见尚未出台,盟级配套休牧资金额未确定,目前无法拨付。建议尽快确定补贴资金额度并予以拨付。 二是休牧工作涉及到宣传引导、饲草储备、动态监测、执法监管、资金保障等多个方面,需要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。部分地区、部门没有厘清职责,存在推诿扯皮现象。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厘清部门职责,形成各司其职、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。 三是今年休牧期延长15天,一些牧户饲草料储备不足,部分地区牧户存在侥幸心理,存在夜间偷牧现象。部分地区、牧户反映,休牧期末随着气温升高,牲畜疫病防控压力较大。 建议结合各地气候实际,明年休牧期适度提前。 四是执法力量薄弱,部分地区基层执法监管队伍人员、车辆紧缺,草原专职管护员管护面积较大,对偷牧、越界放牧等行为难以实现常态化监管。建议各地加强禁牧和草畜平衡执法监管。严格执行禁牧和草畜平衡相关规定,加强对牧户禁牧和草畜平衡情况的监督与管理,加大执法力度,明确具体的目标和行之有效的措施,扎扎实实地将禁休牧草畜平衡工作落到实处。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,加大统筹协作力度,切实做到执法监管全覆盖、零容忍,一把尺子量到底,集中整治偷放牧问题,以草原生态建设的良好成效取信于民。
网站导航:


版权所有:锡林郭勒盟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部门:锡林郭勒盟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
电话:0479-8114239 传真:0479-8222309
蒙ICP备19004343号-1 政府网站标识码:1525000038